欢迎来到安康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| 网站无障碍本站支持IPV6

就业兴百业兴就业稳日子暖

———安康市“十三五”就业创业服务工作纪实

作者:冯勋 廖安渝  发布时间:2020-12-21 11:35  来源:安康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

凌晨5点,天还未亮,59岁的环卫工人李增才便早早起床,他要赶在上班的早高峰前将自己负责的路段清扫完毕。工作虽然辛苦,但就业岗位让他有了稳定收入,心里踏实,日子也安稳许多。

下午5点,蒿坪镇爱多宝毛绒玩具工厂里, 缝纫工祝国梅仍在专心致志地缝制毛绒玩具。“每月不仅能赚到近3000元工资,还能方便照顾老人和孩子。这样的日子以前想都不敢想”。如今,安康遍地开花的社区工厂“不仅留住了妈,更守住了家”。

......

不同的场景,却是相类似的就业故事。透射出的是一个城市经济的活跃度,反映的是群众生活的幸福感。

过去五年,就业增收、就业脱贫、就业兴业、创新创业的故事每天都在安康大地上轮番上演。“十三五”期间,全市城镇累计新增就业人数 9.48万人,失业人员再就业3.5万人,安置就业困难人员就业1.34万人,零就业家庭实现了动态清零,城镇登记失业率始终控制在3.7%以内。高校毕业生累计就业45773人,就业率91.45%;每年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稳定在60万人以上,累计达到312.35万人次,创造经济收入631.83亿元,就业或务工收入占安康城乡家庭人均收入的60%以上。19.61万个贫困家庭中至少一人实现了稳定就业,23万名劳动者凭借“一技之长”实现了技能就业。

聚力发展——托稳就业“饭碗”

就业是最大的民生,岗位是最稳的“饭碗”。五年来,全市人社部门始终坚持实施就业优先战略,坚持稳岗位、扩就业两手抓,不断完善就业政策,优化营商环境,千方百计培育新产业、新业态,多措并举创造新岗位,大力发展就业“新模式”,全力激发稳企拓岗新动能。市政府先后印发了《关于进一步加强创业就业工作的实施意见》、《关于培育和发展社区工厂的实施意见》《关于支持农民工等人员返乡创业的实施意见》等10余份扶持创业就业政策,修订完善《安康市就业补助资金管理办法》,积极构建创业就业的政策环境、制度环境和公共服务体系。

为解决无法离乡、无业可就、致富无门的易地搬迁群众和贫困劳动力实现就地就近就业,创新发展“新社区工厂”就业模式,把就业岗位搬到了群众的家门口,搬迁群众过上了“楼上居住、楼下上班”幸福日子。

抢抓苏陕合作机遇,积极承接东南沿海地区劳动密集型产业转移契机,以新社区工厂为载体,实施全产业链招商,大力培育发展毛绒玩具文创产业,培育了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,走出了一条“小玩具带动大就业”的产业、就业、创业“三业”融合发展的新路子。短短三年,广东汇美思玩具、扬州安贝斯玩具、义乌超其特等一大批劳动密集型企业转移落地安康。不仅带来了资金、订单和技术,更创造了岗位,培养了人才,实现了全产业链协同发展。

截止今年11月底,全市已建成各类社区工厂691家,创造就业岗位2.5万个,成功吸纳就业20759人,其中贫困劳动力6208个。新社区工厂年总产值33.9亿元,其中毛绒玩具产值20.86亿元。2020年新社区工厂累计出口创汇10618万元,其中毛绒玩具出口创汇9683万元。累计发放新社区工厂贷款8924万元。2020年4月21日,习近平总书记来安康市平利县视察时,对安康“山上兴产业、山下建社区、社区办工厂”的发展思路给予肯定。

新冠疫情期间,市政府出台支持中小企业健康发展9条政策措施、农民工返岗复工7条意见和援企稳岗20条措施,从用工保障、贷款优惠、社保降费、税费减免、就业补贴等多个方面为复工复产、返岗就业提供支持保障。细化了招用贫困劳动力岗位补贴、以工代训等21项稳岗惠企政策,拨付就业资金2.01亿元专项用于支持企业稳岗位、扩就业。截止2020年11月底,全市减免缓征企业养老、失业、工伤三项保险费3.02亿元,惠及企业3588户。向全市809户符合条件的企业返还稳岗资金8324.9万元,惠及企业职工3.1万人。

优化服务——保障重点群体就业

8月10日,2020年“稳就业 保民生”第三场人才夜市招聘会在安康天一广场举行。2020年7月才从陕西理工大学毕业的刘清果徜徉其中。已经在装饰公司实现就业的她利用下班时间,在人才夜市上找到了“跳槽转岗”的机遇。

保障高校毕业生、返乡农民工、退伍复转军人、残疾人等重点群体就业,始终是突出抓好的重点。五年来,全市人社部门坚持 “一对一精准服务”目标,聚焦重点人群,多措并举开展对接帮扶。每年毕业季,全面开展高校毕业生实名制登记,建立高校毕业生就业台账,组织开展专场招聘、招考招录、就业见习、人才派遣等公共就业和人才服务专项活动,助推高校毕业生尽快、尽早、更高质量就业。五年来,累计组织高校毕业生、退役军人、贫困劳动力等各类招聘会1041场次,高校毕业生就业见习10386人,回安报到高校毕业生回访率、帮扶率100%,事业单位招考招录各类人才12810人,助推9万余名人员实现就业。

为摸清农村劳动力务工情况,组织对122个村开展返乡农民工数据监测,启动实施农民工实名制数据登记核查,实名登记农民工108万人。探索实施 “村级劳务公司+用工企业+贫困劳动力”运作模式,摸清劳动力“家底”,分类统筹供给侧资源,梳理用工企业需求,及时掌握需求侧动态,实现了劳动力从出“家门”到进“厂门”的精准对接。目前全市106个300户或800人以上搬迁安置社区全部设立了就业服务站(窗口),累计组建村级劳务机构1527个,与省内外2800余家用工单位建立了劳务合作关系,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的组织化程度大幅提高。

疫情期间,为解决好求职难、招聘难、务工返岗难的问题,依托“安康智慧人社APP”打造“就业服务不打烊、网上招聘不停歇”的线上服务平台,动态搜集岗位信息,全面推行网上招聘和远程面试等线上“春风行动”,运用大数据智能化手段“云端送岗”,在全省首创开展“人才夜市”招聘会,常态化开展“时时送岗、天天招聘”活动,助推劳动力资源精准匹配。累计召开“春风行动”“金秋招聘月”“民营企业招聘月”等主题各类招聘洽谈会 264  场次,提供岗位 31.5万个,达成就业意向 3.95 万人。采取“点对点、一站式”输送方式,组织输送438批、2.5万人农民工返岗就业。2020年6月29日,全省地市级城市中首家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在安康高新区开园,入园的32家人力资源服务机构累计服务就业人员1.34万人次,实现业务收入2.21亿元,全市人力资源服务产业迈入了高效、规范发展的“快车道”。

针对无法外出就业的未脱贫户、“零就业”户、监测户、边缘户等家庭中未就业的贫困劳动力,通过数据收集、走访慰问、政策宣讲、信息共享、职业指导、职介援助、公益岗位安置等措施,实施“一对一”个性帮扶,确保有就业意愿的就业困难人员实现兜底就业。五年来,累计开展重点人群技能培训21.8万人,开发就业扶贫公益性岗20677个,帮扶16.12万名易地搬迁贫困劳动力就业创业,全市实现贫困劳动力就业创业39.66万人。

鼓励创新创业——推进更高质量就业

禹祥是一名回族退役军人,在恒口示范区联红村经营“穆萨农家乐”。近年来,借助着“乡村旅游+清真特色美食”的优势,农家乐的生意越来越好。2019年,通过15万元的创业担保贷款资金支持,他不仅扩大了经营规模,还成功带动5人稳定就业。

五年来,全市人社部门坚持“提升就业技能、激发创业活力”双管齐下,在技能提升培训、创业政策扶持、创业项目孵化、创新成果转化上狠下功夫、做足文章。将未就业有培训愿望的城乡劳动者全部纳入培训范畴,在全省率先尝试实施“社区工厂”员工“以工代训”培训模式,将培训搬到车间,将补贴兑现给企业。探索推广“三业融合搭平台、三扶融合提效能、三优融合固成果”的贫困劳动力培训模式和包吃包住包就业、免培训学杂费、免教材书籍日用品费、补助交通费的“三包两免一补”政策,大规模开展就业技能培训。紫阳县大山中走出的郑远元,凭借修脚技术创办的陕西远元集团,累计在全国开设专业修脚房近6000家,吸纳就业5万人,累计实现营业收入130亿元,打造了全国知名的“紫阳修脚师”劳务品牌,创造了技能就业、技能创业的奇迹。郑远元被授予“2017年全国脱贫攻坚奖奉献奖”和“第十届中国青年创业奖——促进就业特别奖”。

五年来,全市开展各类职业培训27.5万人次,其中贫困劳动力11万人,累计培育高技能人才5800人,全市技能人才总量达到17万人,建成国家级技能大师工作室2个、省级技能大师工作室3个。连续组织多届富硒美食烹饪大赛、毛绒玩具缝纫工技能大赛,多次承办创新创业大赛,通过各类赛事,加速了创新项目成果转化,展示了技能人才风采,营造了“技行天下、能创未来”的技能就业氛围。2020年8月,在全国扶贫职业技能大赛中,我市选手王荣荣代表陕西省勇夺全国家政服务项目金牌,实现了我省全国技能大赛金牌“零突破”。

鼓励创新创业,为各类创业者实现创业培育载体、搭建平台。五年来,累计创建省级返乡创业示范园7个,建成“陕西安康大学生创业孵化园”等各类创业孵化基地54家,在孵创业实体790个,带动就业5941人,其中贫困劳动力1253人。累计培育就业扶贫基地384个,吸纳就业12171人。累计开展创业培训2.96万人,发放创业担保贷款24.4亿元,扶持创业1.7万人,带动就业4.89万人。十三五期间,全市累计新增注册企业3.26万家,新增个体工商户10.87万户,各类市场主体累计达到20.5万个,带动就业29.7万人。2017年12月,安康市被命名为“省级创业型城市”,创业带动就业的“倍增效应”日益凸显。

五年的砥砺奋进,城市经济发展日新月异,就业规模不断扩大,创业环境显著改善,人岗匹配逐步优化,就业质量全面提升,实现了从“人找岗位”到“岗位找人”,从“好就业”到“就好业”的飞跃。群众的“饭碗”端得更稳更牢,日子也愈加地幸福敞亮。

五年的创新突破,创业就业工作亮点纷呈。毛绒玩具全产业链发展前景无限,社区工厂就业模式誉满神州,技能扶贫模式获全球最佳减贫案例,充分就业的状态下城乡百业兴旺,经济稳中向好,城市的创新力、开放度、包容度也越来越强。

“最是一年春好处”,一花开后百花开。展望新的五年,我市将继续致力于经济提速发展,不断推进充分就业,创造更多更高质量就业机会,让每一名有就业意愿的劳动者都能端牢 “饭碗”,在就业和创业中实现梦想、成就价值。

分享到:
Baidu
map